動保人士周六銅鑼灣集會 反對海洋公園圈養海豚

513

 

海洋公園上月底公布「喜訊」,園內一條在圈養環境下人工繁殖的太平洋樽鼻海豚寶寶於今年七月出世,取名「Halo……

 

但對於關注動物權益的人來說,這到底是一場悲劇。

 

多年來堅持反對圈養海豚的海豚保育學會成員陳泰臣(Taison)表示,海豚根本不適合在人工圈養環境下生活,病死率高(海洋公園今年4月便有一條初生海豚夭折),因此以「研究」和「保育」為名進行海豚人工繁殖只是幌子。

 

Taison上月初首次到惡名遠昭的日本太地町考察,時值當地捕豚季節開始,剛好碰上天氣不穩,他未有目睹海豚被屠殺的一幕,但他在當地水族館看到多條被捕捉的海豚被困在狹小的水池中,正等待出售往世界各地的水族館,依然感到十分痛心。

 

他續指,海洋公園於70年代時仍有到太地町購買被捕捉的野生海豚,但隨著近年來社會大眾對捕獵野生海豚日益反感,園方遂轉而積極以人工繁殖的方式來補充老去的海豚(註1)。他解釋,其實這是掩耳盜鈴之舉,表面上看似較為人道,但實際上,為了避免近親繁殖,各地的水族館都有合作計劃,俗點說就是「借種」。因國內的水族館仍會購買野生海豚,基因較豐富,經常受邀與外國水族館合作,所以其實最終問題依然未解決。

 

香港的動保組織近年積極響應國際「Empty The Tanks」行動,每年6月都會到海洋公園門外示威,要求園方承諾終止圈養海豚。Taison與獨立保育人士Suzette Ackermann都有參與今年的活動,他們抱怨園方如臨大敵,不但動用十多名保安把動保人士分隔,又刻意調離巴士落客地點,讓動保人士難以接觸遊客。

 

Suzette指,除了希望向園方施壓,更重要的是向遊人宣傳反圈養海豚的訊息,因海洋公園的遊客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但園方卻堅稱海豚表演有教育意義。她批評,海洋公園作為一個非牟利機構,卻盲目追求入場人數和營利表現,繼續把不人道的海豚表演包裝成遊客賣點。她又稱,中國大陸近年掀起主題公園熱潮,大量水族館正在興建,更成為太地町鯨豚的最大輸入國,海洋公園間接助長了此一風氣,實在責無旁貸。

 

TaisonSuzette正籌備於本周六1017),移師到銅鑼灣崇光百貨門外舉行集會,屆時除了展示橫額及派發保育單張外,亦會特別向遊客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到訪海洋公園觀賞海豚表演的意願和原因。

 

 

反對海洋公園圈養海豚集會暨遊客調查

 

日期:1017(星期六)

時間:下午2

地點:銅鑼灣港鐵站E出口(近崇光百貨)

 

 

撰文:KC Chau(自由撰稿人,關注環保新聞。電郵:kc.chaugust@gmail.com)

 

 

1:海洋公園內現共有十九條太平洋瓶鼻海豚,其中十二條是人工繁殖,七條是從台灣及印尼捕獲。

 

 

圖片描述:海洋公園動用大批保安人員,將動保人士與遊客隔離。圖片來源:豚聚一家。